3月26日,副校长谢敏教授一行莅临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进行调研并指导工作,听取学院工作汇报并就国际交流合作、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。学院领导班子参加座谈。
聚焦国际视野,锚定服务定位
座谈会上,院长李宪锋从学院国际化发展现状、社会服务项目成果及未来规划等方面作专题汇报。他指出,学院近年来立足艺术设计学科优势,积极拓展国际联合培养项目,深化校企合作实践,但在专业布局上仍需进一步优化。未来希望增设首饰设计、时装设计、音乐表演等新兴专业,构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。院长特别强调,新专业建设需以服务社会需求、彰显艺术价值为导向,打造特色鲜明的学科增长点。
学院领导班子分别结合分管领域展开交流。学院书记刘向阳系统梳理了学院的校企合作单位,建议加快制定校企合作政策机制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;副院长曾健提出,新学院需调整姿态、重塑亮点,重点突破学生外语能力短板,希望开设语言强化课程,为国际合作夯实基础;副院长刘明辉针对学科交叉融合提出建设性方案,强调通过艺术+法律设计+产业模式,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精准度。
多维赋能发展,共绘创新蓝图
国际交流处李爱群处长立足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,从政策导向、项目实施、成果转化三个维度系统阐释了工作要求;继续教育学院、国际教育学院沈政辉副院长提出构建课程衔接+技能认证贯通式培养体系,通过优化专升本课程模块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。张希副院长针对艺术学科特性,强调要建立学术导师+行业大师双师型队伍建设机制实现师资结构动态优化。
擘画新篇启征程
副校长谢敏在总结讲话中对学院工作给予高度评价。她表示,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在社会服务中展现出鲜明特色,尤其在地方文化服务方面成果显著。针对未来发展,他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强化顶层设计,将国际交流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入学科建设;二是创新合作模式,构建校企合作机制;三是培育标志性成果,形成可推广的艺术教育服务方式。会议现场,副校长谢敏宣布了成立徐悲鸿艺术教育学院学校文件。
此次调研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将以此为契机,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内涵,拓展社会服务维度,为建设具有影响力的一流艺术学科接续奋斗。
来源 |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撰稿 | 黄二涛